查看原文
其他

鲁迅的葬礼排场有多大?16大佬抬棺,宋庆龄、北大校长扶棺,送丧队伍长达十几里

文史之友 2022-11-01
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,他的作品在中小学课本上屡屡出现,在很多人的学生时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这个人正是鲁迅。


鲁迅真正做到了把一个人融入一段历史,纵览他的一生,还有他留下的作品,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个时代所有的起起落落,但正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文学艺术家,在历史上的评价却可以说是有好有坏,但不论怎样,他依然堪称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人。

鲁迅先生是我国的文坛巨匠,写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作品。他原本是想靠医术来拯救国家,在发现国人麻木不仁的灵魂后,决定弃医从文,用文字力量来唤醒沉睡中的中国人。回国后他参与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,致力于改革旧文学让进步青年接受民主和科学。

他的忧思,他的顾虑,他为这个国家所做的一切都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人,同样也对百年之后的我们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和启迪。在他的一生中都将民族主义作为毕生的追求和理想,甚至早在新文化运动刚刚开始的时候,他就作为破除封建的先锋,向封建礼教进行了冲击。


鲁迅死前就曾叮嘱家人,除了那些至交老友,不许再受任何人的礼钱,也不必多做留恋,早早埋了便好。而对于孩子他的要求并不严格,只希望他能够健康成长,不要顶着父亲的头名做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作家。

1936年,55岁的鲁迅先生在上海的公寓里与世长辞。消息一经传出,立刻轰动了整个上海,进而整个中国文化界都感到了震动。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全国各地赶往上海,准备瞻仰鲁迅先生的遗容,见他最后一面。

宋庆龄女士在收到消息后,立刻赶往了鲁迅先生的家中,在同许广平商议之后,拟定了一个治丧委员会名单,上面共有九个人。


治丧委员会受许广平的重托,办理鲁迅先生的身后事,因为仰慕鲁迅先生的人太多,所以治丧委员会不得不提前安排好出殡当天的行程安排。

在1936年10月22日下午,鲁迅先生的灵柩从万国殡仪馆抬出,打算用车运往万国公墓,虽然早有准备,但治丧委员会还是低估了鲁迅先生的影响力。当时为他送丧的人堵的马路上是水泄不通,光北京前来吊唁的就有五千人,队伍绵延十几公里。

与此同时,全国各地都在为鲁迅先生举办追悼会,治丧委员会人事决议,用人抬的方式将鲁迅先生抬到万国公墓。



因为棺椁较大,所以他们共选出了16个人,分别是肖乾、陈白尘、巴金,张天翼、曹白、黎烈文、黄源、欧阳山、周文、鹿地亘、胡风、吴郎西、靳以、孟十还、肖军、聂绀弩,可能现在很多人只知道巴金的名头,但是这是六个人当时的名声,却一个比一个大。


而为鲁迅先生扶灵的则是北大校长蔡元培、孙中山的妻子宋庆龄、日本作家内山完造、还有著名文学家茅盾、胡风等人。由于路程较远,所以一路上这些人彼此间换了好几趟,但没一个人喊苦,更没一个人喊累。

路上的行人自发组成人群,跟在送葬队伍的后面,他们手拿横幅唱着一首又一首抗敌救国的歌曲,直到亲眼看着鲁迅先生下葬,众人才渐渐散去。

而叶圣陶也曾说过,像这样的盛况,中国之前从未有过。

现在常常有人说鲁迅当不得如今如此高的赞誉,其实不然,现在的鲁迅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文人一个作家的概念,他已经成了当时那个时代的一座丰碑,每个人经过的途中都会看到他,但却已经很少有人仔细听听他当初说过什么。


江西副省长胡长清被枪决:案发于那个苦恋的宾馆女服务员揭古代皇帝的十大荒淫癖好, 看完瞠目结舌...
嚣张跋扈的清朝皇家轿夫
中国的68次朝代覆灭里,竟然有这个前兆
民国年间的县长考试,太难了
林彪奇特的性格胡耀邦的这组数据将被历史记住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